布丁考研,专注于提供及时、精准、可靠的考研信息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生目录

2025中科大考研真题资料免费分享群:2

学科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4个二级学科专业。本学院招收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专业,隶属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毕业生主要去向:1)中科院及国家各部委所属研究所、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3)国内外IT行业的知名企业;4)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专业简介如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以及光波技术及其应用、光波导理论与技术、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电磁理论中的辐射与散射、计算电磁学、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微波毫米波通信与雷达系统、超宽带(UWB)技术、新型天线技术、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和复杂环境的传播特性、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空间光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具有创新思想活跃、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优势。依托中科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修养和发展潜力、英语听说能力、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经历、个性心理特征等情况,由我系统一组织执行。综合面试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10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智能医学工程共3个二级学科及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有扎实的数理功底,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出国继续深造之外,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企业、管理机构等部门任职。各二级学科专业及方向简介如下。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网、新型互联网技术、雷达系统、通信信号处理、光通信技术等。本学科在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地位,是中国3G、4G、5G和超宽带通信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长期承担有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与国内相关著名企业有着良好的科技合作。依托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和视频处理、遥感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统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视觉计算、信息检索、医学信息处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一大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重大奖励。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智能医学工程
  本方向面向综合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的新兴交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理信号检测和处理、多模态医学成像、智能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技术、医学微纳机电系统等。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磁共振引导精准治疗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修养和发展潜力、英语听说能力、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经历、个性心理特征等情况,由我系统一组织执行。综合面试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1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本学科旨在培养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含了控制、智能、网络三个方向的二级学科群。本学科毕业生除出国继续深造之外,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企业、管理机构等部门任职。
  二级学科群及方向介绍如下:
  控制方向学科群
  控制方向二级学科群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三个二级学科。面向控制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控制工程需求,重点开展的研究包括:有限反馈信息约束下的分布式控制与优化、基于事件触发的融合量化、多智能体鲁棒一致性、分数阶系统与控制、振动控制与运动体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量子系统控制、非线性控制、新能源电池管理、整车电控等。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AC等控制领域顶级期刊,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学术声誉。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在国有大型企业得到产业化应用;培养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在我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方向学科群
  智能方向二级学科群涵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二级学科。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科技前沿,重点开展的研究包括:大数据与类脑智能、视听觉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城市大气污染智能检测、智慧农业信息系统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嫦娥五号月球探测、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网络方向学科群
  网络方向二级学科群涵盖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和信息获取与控制两个二级学科。面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和新基建需求,重点开展的研究包括:未来智能网络体系架构、网络化控制系统、智慧交通与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区块链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装发预研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CENI-HeFei)、未来网络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本学科群与网络领域高新企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建立了智能网络等一系列联合实验室,构建了面向前沿技术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
  电气工程方向
  电气工程方向联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培养人才,面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装备、先进医疗设备等行业重大需求,研发稀土永磁与稀土超导应用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高端稀土永磁装备。重点开展的研究包括:高端医疗装备技术,包括可移动式稀土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用磁导航技术,先进医疗器械等,以及在高端医疗装备和强磁装备领域的应用;永磁电机系统技术,包括高效永磁直驱电机,特种永磁电机,电机系统控制技术等,以及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海洋永磁电机技术,包括海上风力发电机,海洋能发电系统,海洋环境电机等,以及在新能源发电和海工装备领域的应用。该方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本方向依托中国科学院“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新材料应用综合试验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与国内电气装备、医疗装备、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龙头企业构建了面向前沿装备技术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并建立了稀土永磁电机与装备系统性能评估及测试平台等一系列前沿平台与实验室,致力于培养大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自动控制理论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水平、数理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潜质与综合素质,形式为分组面试。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赣州(仅限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招生名额)。



学科专业名称:电子信息(专业代码0854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所培养人才应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电子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是工程硕士类专业,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内设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2个研究方向。
  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办学,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本方向的学位获得者适合从事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语音及智能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及应用;微波系统集成、微波系统及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处理、先进医学成像、智能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微纳机电系统等领域的工作。围绕上述培养目标,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中国科学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未来网络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培养学生。
  控制工程方向,由自动化系办学,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及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CENI-HeFei)、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掌握控制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和工业关键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模与仿真、过程控制与优化、精密机电系统控制、智能硬件与智能检测、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与控制、智能机器人与仿人机器人、无人机与飞行器制导控制、新能源汽车与电子控制、高端医疗装备技术、永磁电机系统技术、海洋永磁电机技术。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信息领域的高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出国继续深造。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电子与通信工程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2、控制工程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自动控制理论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水平、数理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潜质与综合素质。由各系组织执行。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赣州(仅限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招生名额)。 

【责任编辑:星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予以更改或删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源下载 学长答疑

微信扫码

资源下载 学长答疑

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复试一站通

电话
咨询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
学姐微信:
布丁考研学姐微信
杨学姐:
19909697326
布丁考研学姐微信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X25年考研交流群